习酒用三个坚持作答新时代酒业高质量发展答卷

发布时间:2023-09-11 16:38:39


中国商报贵州报道(记者 谢忠义 文/图)“习酒坚持传统工艺基础上的守正创新、坚持绿水青山生态下的产区优势、坚持社会责任担当中的品牌塑造,为社会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”。9月9日,在第十二届中国(贵州)国际酒类博览会开幕式上,习酒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德芹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。

“人类酿酒、饮酒的历史源远流长,经过一代又一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,酒类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,赢得了全世界消费者的青睐,中国白酒是传承与创新比较成功的酒类产品。习酒始终秉持传统古法酿造,端午制曲,重阳下沙,坚守纯粮固态发酵工艺”。张德芹说,只有在守正的基础上,才能更好地创新。



在第十二届中国(贵州)国际酒类博览会开幕式上,习酒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德芹作主旨发言。

科技创新是习酒发展的基石,也是习酒穿越行业周期的利器。

从1978年成立生产技术组、1990年成立科研所、2003年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2015年实验室通过CNAS资格认证,到2022年10月,习酒集团科技中心建成投运,习酒正以科创新姿态迎接发展未来。从去年8月起,习酒以更加清晰的思路、更加有力的举措、更加务实的行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,推动习酒实现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发展。

“大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和质量上来,认认真真去研究、研发。”“该给你们的奖励、待遇一定会给。”“你们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和相应的配套设施,集团都会无条件支持。”“专家、科技工作者为我们大力引荐优秀人才,只要愿意来,习酒什么都可以给。”……张德芹事关人才方面的一句句贴心话,无不着眼于科技创新的薄弱点,真正打动着科技人员干事业的心。

近年来,习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增加科研创新投入,将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深度融合,加强与优秀科技企业的合作,持续推出更适应时代、适应消费者的产品,确保企业基业长青。

习酒创新未来要怎么做?

张德芹指明了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“沉下去”三条路径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组织机构的合作,鼓励习酒人才走出去学习先进理念;大胆引进人才、大力引进技术、引进先进理念;在制度保障、资源配置、激励奖励、创新氛围和生活保障等方面沉下去,解决科研团队的后顾之忧。

江从白鹭飞边转,云在青山缺处生。

在秋高气爽的季节,一群白鹭飞进习酒厂区。它们时而翩跹起舞,时而盘旋翻飞,与习酒厂区相映成趣,绘就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。

绿色是习酒发展的底线。保护好赤水河,实现山中有树、河中有鱼、开门见绿,一直是习酒人的初心。

习酒陆续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建设高标准污水处理厂,提升污水治理能力;全面开展锅炉“煤改气”,减少对赤水河流域大气的影响,推动清洁生产、节能减排等,为赤水河沿岸白酒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。

为减少赤水河的取水量,2014年,习酒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冷却水循环设施,对制酒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。2018年,习酒开始采用风冷设施,利用风冷替代白酒蒸馏冷却过程中的水冷,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,进一步降低了习酒的取水量和排水量。同时,习酒还积极推行绿色生产,全面开展锅炉“煤改气”。锅炉“煤改气”不仅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,还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的排放量,进一步保护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。



第十二届中国(贵州)国际酒类博览会习酒展厅。

不仅如此,习酒还捐资400万元参与赤水河源头生态保护,连续7年开展全员义务植树、植草活动,累计植树近2万株,绿化面积800余亩,致力保护好赤水河一江碧水、两岸青山。
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

生态环保建设的持续投入,为习酒打开了绿色发展的大门。习酒人用实际行动不断营造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生态环境。而绿色,又成为助推习酒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
张德芹说,不同酒类产区生态环境的差异,决定了不同酒类的品质与特色,保护产区生态,是保护酒类优质风格特征的先决条件。贵州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、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可复制的白酒酿造宝地。习酒坐落在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,受惠于赤水河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。习酒始终将保护“母亲河”放在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位置,将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,去年被评为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。

时间丈量发展脚步,也标识习酒攀登高度。

习酒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“韧劲”,以“踏平坎坷成大道”的“闯劲”,坚持不懈投身公益事业。

早在2006年,习酒公司联合共青团贵州省委、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共同创建了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公益项目,17年来,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大型公益奖学活动实施规模不断扩大,足迹遍布贵州、北京、西藏、黑龙江、海南等26个省(区、市)。

17年来,习酒坚持公益的脚步,虽风雨兼程,依旧初心不改;虽道路崎岖,依旧风雨同舟;虽荆棘密布,依旧使命牢记。从一根“芽”,成长为一片“林”。根,生长在习酒;叶,相触在大学,为学子撑起梦想的天空。累计捐款1.2亿余元,助力2.1万名学子圆梦大学、逐梦未来。

今年初,习酒设立“习酒·吾老安康”慈善基金,首期筹集善款2000万元,开启公益慈善道路新征程。8月,该基金聚焦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,向赤水河流域内1964名护林员发放慰问金,同时向36名优秀护林员每人提供1套专业装备,将生态保护与爱老助老相结合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
在习酒发展过程中,勤劳朴实的习酒人用智慧和汗水演绎了一段百折不挠、矢志攀登的品牌故事,凝练出了以“崇道、务本、敬商、爱人”为核心价值观和“知敬畏、懂感恩、行谦让、怀怜悯”为企业品格的“君品文化”,不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优良基因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便是“君品文化”中“爱人”价值观外化于行的生动践行。



第十二届中国(贵州)国际酒类博览会习酒展厅一角。

张德芹表示,承担社会责任、造福一方百姓、关注民生福祉,是企业生存的根本,相信一个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走得更远。作为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企业,习酒感恩一代又一代大山的家乡父老对习酒的支持,一直不忘反哺家乡,持续提供就业岗位、让农户增收,带动区域产业共同发展。习酒积极打造公益品牌,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开展“习酒·我的大学”和“习酒·吾老安康”活动,历经17年,帮助2万多名优秀学子从农村走向大学,帮助需要关爱的老年人安度晚年,努力推动发展成果造福乡梓。

今年上半年,习酒集团向外界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,实现销售额116亿元,同比增长13%,如期完成“时间过半、任务过半”的目标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,习酒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,始终坚持质量至上,坚守“发展、生态、安全”底线,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习酒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,正通过科技创新战略部署,打造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型企业,并朝着世界一流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阔步前行。


来源:中国商报网